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考志愿 > 文章正文
 
志愿填报攻略:第二志愿填报有技巧
2007-4-25 16:02:00 来源:2exam.com整理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作者:昌平区招生考试中心高招办 富砚斌

  考生填报志愿时,我们经常强调要填好第一志愿,要做到慎重、稳妥。但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否准确,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,这种情况考生要预料到。因此,报好每批次的第二志愿对一些考生来说也不容忽视。

  录取时,如果考生达到了本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,而未被第一志愿录取,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达到本批次第一志愿学校(专业)的提档分数线,也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、专业是否服从调剂、相关科目成绩等原因,这时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就至关重要了。

  考生如何填报第二志愿呢?一般情况下,首先要知道哪些院校能够录取第二志愿,其次还要知道录取第二志愿的条件是什么。

  现在能够录取第二志愿的院校有两种情况。第一种是第一志愿就能录满,不存在生源不足问题,但录取院校专门预留一定比例招收高分非一志愿考生。例如,2006年在一批录取的

北京林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工商大学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都预留了3%至25%不等的本批招生计划,招收非一志愿考生。这些院校往往要求要有一定的分数级差,即第二志愿报考该校考生的分数高于该校一志愿提档线的差,一般要求30分至60分不等,并且专业要服从调剂。这些信息在当年的《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章程》里各院校都有说明。因此,考生第二志愿填报这些院校时,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成绩能否达到该校要求,专业是否服从调剂。

  第二种情况是,在本批的最低控制

分数线之上,招生院校第一志愿的生源不足而未录取满,需要录取第二志愿乃至第三志愿考生。这时考生就要根据北京市近几年来的录取资料,认真分析研究哪些院校和这个院校的哪些专业,第一志愿在今年可能录取不满,录取和未录取的人数占招生计划的比例有多大,要做到心中有数,知己知彼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这些院校(专业)作为第二志愿的选择对象。

  这些院校在录取第二志愿时,提档线往往比第一志愿的提档线要高。因此,二志愿学校要与一志愿学校之间有恰当的分数差。但是,也有一些院校(或专业),本批次按志愿录取仍未完成招生计划,这些院校则在市高招办统一安排下,重新征集考生志愿,再给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次录取机会。

 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一要准,二要稳,一定要有保底的志愿学校,志愿学校之间要有较大的“梯度”(即分数级差),否则,就会增加落选的危险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